水灾后如何加快耕地修复?
近日,北京持续强降雨,部分山区出现洪涝灾害。俗话说“一季成涝,殃及全年,秋水春涝,一涝两年”,主要是因为洪涝过后,土壤过湿,农机不能及时下地作业,严重影响田间管理和秋收秋种。因此,水灾后的耕地管理和修复是恢复农业生产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抓紧疏通沟渠
对于有排水能力的地块,全力疏通田间沟渠、挖渗水沟,加快排水、散墒。对不具备挖沟条件的,架设水泵,设置临时泵站,采取强排措施,快速排除农田积水。同时,要采取深挖扩容、清淤除障等疏浚措施,充分发挥排水工程作用,降低沟渠水位,加快顺水排水进度。
清除杂物和淤泥
水退后,洪水中的漂浮物常在田中地势低洼处残留,应及时清除,尽量将其集中起来进行处理,同时田间地头的沟沟渠渠也要及时清淤,使排水畅通。另外,洪水带来的流沙淤泥堆积,会在耕作层上带来微团粒,让地表结块起皮,阻断耕作层土壤与大气相通,让作物根系不能吸收养分,应及时清除。
平整耕地
被洪水冲刷的耕地,尤其是山地会出现田埂冲断、平地冲出沟的现象,要及时填补和修整。可以在陡坡修筑梯田,平坡筑埂,横坡打垄,有利于保土保肥。
合理耕翻
洪水过后土壤容易板结、冷僵,需要合理耕翻。待天气转晴、地表土壤略干后,及时进行中耕松土,改善土壤水汽条件,促进作物根系恢复。同时,洪水也会冲走土层,使耕层变迁,耕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晒垡,疏松整细土壤,晒垡10-15天为宜,增强土壤保持良好水、肥、气、热的能力,为下茬作物稳产、高产打好基础。
土壤消毒
土壤受洪水浸泡后可能带有各种各样的病原,及时做好土壤消毒。结合土壤翻耕和整地的机会,可以使用适当化学制剂或者微生物制剂进行土壤消毒,消除土壤中的病原体,防止病虫害蔓延。
土壤培肥
暴雨涝灾后,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容易流失,根据现有作物需要,可结合中耕追施高氮、钾型复合肥。秋季深翻前可增施有机肥,尤其是生物有机肥、生物炭,同时加强作物秸秆还田,通过深翻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改善土壤酸碱度,丰富土壤微生物群落等。(供稿:北京美丽乡村网)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水灾后如何加快耕地修复?
水灾后如何加快耕地修复? -
中国红十字救援队已转移北京受灾群众近700人
记者3日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获悉,连日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出救灾工 -
新华全媒+|妥善安置 悉心关怀——河北...
一瓶瓶矿泉水、一袋袋面包送到群众手里……记者3日中午在河北省涿州... -
【T-ara】《素悦静好》第29章 会见SG夫人
颜之风暴还在持续的席卷,来来回回的肆虐,已经冲出了娱乐圈。就靠着狗 -
广汽丰田拟与丰田中国、小马智行成立合...
(2023年8月4日)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天水麦积区:“智慧政务”工程加速推进...
麦积区:智慧政务工程加速推进助力城市管理提智增效 □新天水天水日 -
好消息!苏州将迎来一批新医院
苏州将有一批医疗卫生项目陆续“上新”投用!一起来看苏州市立医院... -
股票行情快报:水星家纺(603365)8月4...
截至2023年8月4日收盘,水星家纺(603365)报收于14 91元,下跌1 13%,换 -
出行丨昆山巷浦路、绿地大道交叉口北侧...
出行提示!因昆山绿地大道(花园路-1 泵站)新建污水管道工程施工,202 -
走进香港演艺学院
暑期是各大艺术院校放榜的日子,对于艺考生来说,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
股票行情快报:维远股份(600955)8月4...
截至2023年8月4日收盘,维远股份(600955)报收于19 83元,下跌1 15%,换 -
中消协:上半年线下演出“退票难”、酒...
中消协:上半年线下演出“退票难”、酒店民宿毁约侵权纠纷等多个案... -
广安爱众6月21日快速反弹
以下是广安爱众在北京时间6月21日10:07分盘口异动快照:6月21日,广安 -
三部门组织开展第二批家电生产企业回收...
证券时报网讯,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生态环境 -
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交流会在兴安盟召开
8月2日至3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交流会在兴安盟召开。来自北京、 -
股票行情快报:宏盛股份(603090)8月4...
截至2023年8月4日收盘,宏盛股份(603090)报收于21 5元,下跌1 19%,换 -
(成都大运会)男子400米冠亚军双双打破...
中新社成都8月3日电(记者王鹏)成都大运会男子400米决赛3日上演“巅峰对 -
股票行情快报:曲美家居(603818)8月4...
截至2023年8月4日收盘,曲美家居(603818)报收于5 73元,下跌1 21%,换 -
万科:前7个月销售约2260亿元,单月新增...
万科:前7个月销售约2260亿元,单月新增7个开发项目,地价,万科a,万科企 -
上半年各省GDP:广东、江苏、山东、浙江...
上半年各省GDP: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南贡献四成,江西,安徽,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