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割裂对立
一场产业融合的浪潮,正席卷而来。
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近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举措,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创新“助跑”,力促人工智能发展;“AI+”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从消费端向生产端渗透,与制造、医疗、能源、交通、城市建设等领域深度融合,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促进制造变“智造”,打破着固有的行业边界,彼此相互嵌入、衍生、转化、合成、提升,形成更高效率、更高价值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这是大事、大势。
顺大势,谋大事。只有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抢占战略制高点,才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权。
从“有”到“优”的必然选择
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产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而从无到有,我们经历了艰辛的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又一个“五年”,奠定、夯实了大规模工业化的根基,中国的工业化得以融入世界市场。
也必须看到,“大”不等于“强”,“全”也不代表“优”。核心能力短板、关键能力短板、基础能力短板以及核心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现实,折射出整个产业体系的“堵点”和“断点”。我国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中低端环节,产业结构中高精尖产业占比较低,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发展滞后,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不高且不均。
停留在“有”,无法支撑高质量发展要求,也无法匹配强国建设目标。实现从“有”到“优”的跃升,在加快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上下功夫,是必然选择。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认为,产业体系的融合化,成为重要着力点。“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是若干产业门类的简单拼盘,而是一个内部存在有机联系、功能互补的复杂生态体系。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前沿科技跨领域交叉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推动产业门类之间、区域之间、大中小企业之间、上下游环节之间高度协同耦合,更好释放产业网络的综合效益。”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能只盯一处,不顾其余。“从目前三次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看,不能片面地强调发展任何一个产业,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能够提升资本、劳动力的利用效率,带动整体国民收入的提升;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有利于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提升整体经济效率,但资本有机构成的增加使得资本收益增长更快,不利于劳资收入差距的缩小;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有利于就业增加,平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但会使增长规模和经济效率提升受到一定限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表示,三次产业只有融合发展,才能拉长价值链条,提高产业含金量,使国民经济发展更加平稳和健康。
这种融合,是竞争力所需要的。眼下,全球价值链加速调整,大国竞争日益激烈,哪个国家具备更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这种融合,也是安全性所需要的。全球产业链重构、战略性资源产品国际供给波动巨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多重因素叠加,我国产业发展面临高端回流与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只有加快打造更具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有效应对严峻挑战。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是发力点;党的二十大擘画的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凸显发展的大逻辑,瞄准的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要求。
“制造+服务”的发展新优势
农业“接二连三”,工贸联动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工业生产全流程进行辅助促进;在消费电子行业,“硬件+数据+服务”悄然兴起,传统硬件制造商转型为智慧服务提供商;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发力汽车后市场服务,拓宽着新业务领域;快递企业打造入厂物流、仓配一体化、嵌入式电子商务等“快递进厂”模式,从单一的物流运输升级为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技术创新赋能之下,一批具有鲜明产业融合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应运而生,塑造着发展新优势。
与此同时,某些不适应、不适合产业发展新趋势甚至违背融合发展的认识和行为也在干扰着发展节奏。有的对制造业与服务业采取僵化的“两分法”,将制造业与服务业割裂开来,服务业可以替代制造业;有的在尝到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甜头后,把产业体系的“现代化”简单地等同于提高服务业比重,或是以扭曲其他产业为代价“拔苗助长”发展第三产业、制造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有的供给与需求错位发展,或转化动力不足、合作不稳,科技创新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梗阻仍然不少。
前车之鉴,不容漠视。一些拉美国家因为过早“去工业化”,制造业体系逐步瓦解,深陷中等收入陷阱无法自拔;一些发达国家把一般制造业大量外包外移,只将服务于制造业生产环节的研发、品牌管理等高端环节留在国内,导致产业空心化、泡沫化,社会问题不断滋生,近几年虽尽全力推动“再工业化”,但国际公认成效欠佳。
因此,前不久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
三次产业并不是“此消彼长”的一块蛋糕,而是融合之中可以越做越大的蛋糕。制造业的发展既需要以农业为基础,也需要高水平服务业的赋能;生产性服务业也好,生活性服务业也好,又无不依托于一个发达的工业体系。比如,生产领域的信息服务、设计研发、仓储物流和技术支持服务,都是为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的;生活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也是随着工业化不断推进,社会产品日益丰富,人民基本需求得以满足后才出现的。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是相互借重、相互倚靠的螺旋式上升。特别是服务型制造是对制造业的重新定义,无论从经济学理论还是从产业实践来看,向服务型制造拓展和提升,是制造业拓展盈利空间、重塑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有数据显示,从国际平均水平来讲,制造企业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约在30%。世界500强中约有20%的企业,其服务收入达到50%左右,部分甚至达到70%以上。
由于起步较晚、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水平偏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尚无法完全释放对先进制造业的强大赋能引擎作用,面临发展不平衡、协同性不强、融合深度不够以及政策环境、体制机制难以完全适应发展进程等问题。“两者的战略对接不足,融合方式单一、融合环节较少,利益联结松散,主导企业少、带动能力不强,相关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更好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需以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深化两者的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产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魏际刚认为。
“培土育肥”塑造产业生态
推动产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不仅仅是产业之间的组合,更是产业重构与再造,需要从市场链、产业链、价值链等方向思考。促成这一系列思考落地,需要“培土育肥”塑造产业生态。尤为重要的,是建立促进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加强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协同;是勇于破除路径依赖,同步推进产业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断提升政府产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要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战略性领域顶层设计,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支撑,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更加重视藏粮于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作出的一系列科学部署,正是产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指向。
探索与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相匹配的产业生态,必须更加注重各产业、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兼顾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而贯穿其中的,是对一些突破点的精准把握。
——基础设施的支撑。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基建”引发跨技术边界强强融合、释放能量,不可小觑。如何用好“新基建”?“新基建”如何走好“新”路?这一切的根本在因地制宜。对于5G、大数据等相对成熟的设施,各地可以创造条件大力推广;对于人工智能等还处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应采取不同策略,切忌蜂拥而上,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与低效。
——平台企业的汇聚。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批“制造—服务平台”或“服务—制造平台”涌现,工业互联网就是其中的代表。随着其蓬勃发展,产品、机器、数据等实现互联互通和综合集成,促进设备运行、车间配送、企业生产、市场需求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全生产过程变得更加精准有效,展现出平台的力量。适应这样的发展需要,加快完善有利于平台型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明确平台运营规则和权责边界,提升其整合资源、对接供需、协同创新的功能,支持平台型企业带动和整合上下游产业,才能发挥平台的力量。
——要素部门的合力。一、二、三次产业的互补共赢,需要各类要素的匹配跟进,这就意味着,还要在产业之外下功夫。只有让产业部门和要素部门紧密配合、深度协同,全面提升科技、金融、人才服务对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水平,建立现代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人才引培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才能打造强大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最终建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突破点之上,又添着力点。前不久,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获审议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旨在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不断促进资源要素在一定区域空间内的高度集聚,带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发展,形成区域内产业小循环。在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个小循环里,产业、科技、金融与人才协同配合形成的产业“小生态”,是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大生态”的重要组成。
方向已明,奋楫笃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稳步前行,现代化产业体系释放出的新动能不可限量!
(经济日报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经济日报记者 齐东向 顾 阳 牛 瑾 佘惠敏 黄 鑫 欧阳优 执笔:牛 瑾)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切勿割裂对立
切勿割裂对立,制造业,服务业,割裂对立,新兴产业 -
宝鸡千阳:投资1.2亿元的生态原粮精深加...
宝鸡千阳:投资1 2亿元的生态原粮精深加工生产基地即将投产 -
阿里巴巴高开超3% 二季度净利同比增长51%
阿里巴巴高开超3%二季度净利同比增长51%,阿里巴巴,巴巴 -
搜狗输入法存在一处漏洞 黑客可监听用...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对腾讯旗下的搜狗输入法进行了深度分析 -
打破“注销再设立”模式广陵首张“个转...
扬州网讯(通讯员广行审记者朱轩卿)“原以为‘个转企’业务办理比... -
合资中型轿车颜值顶峰 新款东风标致508...
合资中型轿车颜值顶峰新款东风标致508L上市:16 37万起 -
上街区济源路街道举办民族宗教政策法规...
中原网讯(记者李媛媛通讯员王茜茜)为提升基层民族宗教干部政策理论水平 -
苹果macOS 13.5更新受困:无法管理应用...
苹果公司于7月24日发布了macOSVentura13 5更新,然而,用户反馈称在升 -
三星Micro LED电视将达101英寸 产值将...
根据集邦咨询最新发布的报告,今年MicroLED芯片的产值预计将达到2700万 -
清洁工被碾身亡案司机获国家赔偿 不分...
11日, 清洁工被碾身亡案司机获国家赔偿 一新闻备受热议。消息称,不分 -
黑执事舞台剧寄宿学校(黑执事舞台剧)
导读1、1、不是 2、 舞台剧人物3、松下优也(セバスチャン・ミ -
【学经验 重实干 闯新路】华西牛既适...
日前,在2023锡林郭勒盟第18届赛畜会上,来自苏尼特左旗查干哈达畜牧业 -
三把钥匙开“心锁” ——国家税务总局...
在政治机关建设进程中,横山区税务局以调查研究为抓手,紧紧围绕“... -
他装傻36年,被扔粪坑差点淹死,最后却...
他装傻36年,被扔粪坑差点淹死,最后却成千古一帝,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 -
违约和侵权的区别民法典
民法典中违约和侵权的区别是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主体不同;不同责任 -
Coach收购MK 轻奢夹缝中抱团取暖
两大轻奢元老集团或将成为“一家人”。8月10日,Coach母公司Tapestry正 -
立秋到!温燥当令、凉风不远,“四神汤...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立秋后暑热依旧, -
IMF获批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 外资机构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投资资金申请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近日获中国证 -
公募多维度布局科创板优质投资工具 8月...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力量,公募基金在科创板市场上的作用举足轻重。 -
平安证券:券商及证券IT享政策红利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近期资本市场及证券行业政策利好不断,市场交易情绪